切斷機構在切斷不同硬度線材時,如何調整刀具的參數(shù)?
2024-12-04 11:23:15
- 刀具材料選擇與硬度匹配
- 刀具材料:當切斷硬度較低的線材(如銅、鋁等軟質金屬線材或塑料線材)時,高速鋼刀具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高速鋼具有較高的韌性和耐磨性,能夠承受軟質材料在切斷過程中的一定摩擦力和沖擊力。對于硬度較高的線材(如淬火鋼、硬質合金等),則需要使用更硬的刀具材料,如硬質合金刀具。硬質合金刀具具有極高的硬度、耐磨性和熱硬性,能有效抵抗高硬度線材對刀具的磨損。
- 硬度匹配原則:刀具的硬度應該高于被切斷線材的硬度。一般來說,刀具硬度與線材硬度的差值越大,刀具的磨損就越小,切斷效果也越好。例如,當切斷硬度為 HRC30(洛氏硬度)左右的鋼材時,使用硬度為 HRA90(洛氏 A 硬度)左右的硬質合金刀具較為合適。但也要注意避免刀具硬度過高而導致脆性增加,容易出現(xiàn)崩刃現(xiàn)象。
- 刀具刃口角度調整
- 前角:對于軟質線材,刀具的前角可以適當增大。較大的前角(如 15° - 30°)可以減小切削力,使刀具更容易切入線材。因為軟質線材的抗切削能力較弱,較大的前角能使切削刃更鋒利,降低切斷過程中的變形和擠壓力。而對于硬度較高的線材,前角應適當減?。ㄈ?5° - 15°)。這是由于高硬度線材需要更大的切削力才能切斷,較小的前角可以增加刀具刃口的強度,防止刃口在切削過程中崩刃。
- 后角:在切斷軟質線材時,后角可以設置為 8° - 12°。這樣的后角有助于減少刀具后面與已加工表面之間的摩擦,提高刀具的使用壽命和切斷表面的質量。對于硬線材,后角可以稍小,一般在 6° - 10°。因為硬線材在切斷時對刀具的后刀面壓力較大,較小的后角可以增加刀具后刀面的支撐面積,增強刀具的穩(wěn)定性。
- 刀具刃口形狀與刃口半徑
- 刃口形狀:對于圓形或近似圓形的軟質線材,刀具刃口可以采用較為鋒利的尖刃形狀,這樣可以快速切入線材,減少切斷時間。而對于方形、矩形等形狀的軟質線材或者硬度較高的線材,刃口形狀可以設計為略帶圓弧的形狀。這種形狀的刃口在切斷過程中能夠更好地分散切削力,防止線材在切斷時產生過度變形或崩裂。
- 刃口半徑:切斷軟質線材時,刃口半徑可以相對較小,一般在 0.1 - 0.3mm。這樣的刃口半徑能保證刀具的鋒利度,使切斷后的線材端口比較平整。對于硬度較高的線材,刃口半徑應適當增大,大約在 0.3 - 0.5mm。較大的刃口半徑可以增強刃口的強度,減少刃口在切斷高硬度線材時的磨損和破損風險。
- 切削參數(shù)調整(切削速度、進給量)
- 切削速度:在切斷軟質線材時,由于材料硬度較低,切削速度可以適當提高。例如,使用高速鋼刀具切斷銅線材時,切削速度可以達到 80 - 120m/min。對于硬度較高的線材,切削速度則需要降低。如用硬質合金刀具切斷淬火鋼線材時,切削速度可能要控制在 30 - 60m/min。這是因為高硬度線材在高速切削時會產生大量的熱量,容易導致刀具磨損加劇,甚至損壞刀具。
- 進給量:對于軟質線材,進給量可以適當增大。較大的進給量(如 0.1 - 0.3mm/r)可以提高切斷效率,但也要注意避免因進給量過大而導致線材切斷面出現(xiàn)毛刺或撕裂現(xiàn)象。在切斷硬線材時,進給量要減小,一般在 0.05 - 0.15mm/r。因為硬線材需要較小的進給量來保證刀具能夠順利地切斷材料,同時保持切斷面的質量。
|
下一篇:機械傳動部分的鏈條、皮帶或齒輪,各自適用于哪些工況及原因?上一篇:成型機構的凸輪設計是如何決定線材彎曲形狀和精度的?